社科院:中国人口变化的6个趋势

近些年,有关人口变化的讨论一直很受关注。因为人口变化的趋势虽然缓慢,但是一旦发生,就会有很大的影响,而且要想改变趋势会很难,也需要很长时间。

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《人口与劳动绿皮书: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.19》。这份报告给出了六个中国人口与劳动变化的趋势。

第一个趋势是,中国的劳动力转为负增长。报告说,劳动力的无限供给,曾经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优势,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,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发生了重大变化。首先是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;其次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。报告引用联合国的一个数据说,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会持续加速减少,到2050年会减少两亿人。

第二个趋势是,人口抚养比的上升。人口抚养比指的是,总体人口中,“非劳动年龄人口数”与“劳动年龄人口数”之比。中国人口抚养比的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,当时是从2010年的34.2%提高到34.4%。换句话说,2010年1000个劳动力人口需要养活342个非劳动人口,到2011年,1000个劳动人口需要养活344个非劳动人口。报告说,未来人口抚养比会进一步提高,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,老年人口在增长,同时,放开生育政策后,儿童的“抚养比”也会上升。

第三个趋势是,生育率在缓慢回升。报告说,由于长期的低生育率会导致老龄化和人口衰退,因此,世界上几乎所有低生育水平的国家,都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。中国同样如此。中国政府就放开了生育政策。

不过,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,中国的生育率近些年在缓慢提升。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96年开始,一直低于1.6;直到2013年回升到1.6;2016年更是提高到1.62。这里解释一下,“总和生育率”指的是,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女性,在生育年龄期间,每个女性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。报告认为,如果中国“总和生育率”的增长趋势可以延续,中国的生育率就可以回升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。

第四个趋势是老龄化。中国的总人口会在2028年左右出现负增长,同时伴随着老龄化水平的提高。衡量老龄化水平的,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。

报告把中国的老龄化分为三个阶段。前期阶段从1970年开始,到2010年结束,老龄化水平从3.76%提升到了8.40%,平均每年提高0.12%;中期阶段从2011年开始,到2040年左右结束,老龄化水平在2040年将达到23.84%,平均每年提高0.51%。2040年之后,会进入高龄化阶段,这一阶段的老龄化是由长寿主导的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,2040年到2045年中国人口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大约是80岁。到了2041年,8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达到5.15%。

第五个趋势是,城镇化进入中后期。按照2000年到2017年的城镇化速度,2018年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60%,也就是有六成人口生活在城镇中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,到2030年,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%,到2050年将达到80%。

第六个趋势是,人口负增长时代到来。“对于中国的人口来说,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最大的人口事件,莫过于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。”根据预测,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,大约是14.42亿,之后会进入持续的负增长。如果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.6,那么,人口负增长会在2027年提前出现,到2065年将减少到11.72亿,相当于1990年中国人口的规模。

以上就是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的中国人口变化的六个趋势。希望对你有启发。

本期内容参考来源:《〈人口与劳动绿皮书: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.19〉发布 中国人口发展面临六大趋势性重大转折》;作者:时晓莉;见于中国社会科学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