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信补充:美国的通识教育如何培养写作能力?

我们在之前的来信中介绍过美国高中的家长会,让你了解美国高中老师眼中的通识教育。前一阵子在感恩节前我又照例去开了孩子的家长会,今天和你分享一下我在家长会上和老师谈的内容,主要是关于如何练习写作和学习方法的。

在和孩子的语文老师巴斯女士(Barth)的面谈中,她介绍了培养一个孩子从完全不会写文章,到成为一个合格的写作者的经验。

应该讲,美国人虽然普遍数理化比较差,大学生们算加减乘除都离不开计算器,但是他们写一篇7、8页的论文报告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。而他们的写作能力基本上是在中学时练就的,因此美国的语文教育在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。

相比之下,中国的中学教育长于数理化功课,而弱在写作和表达。很多人问我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,我想,美国优秀语文老师的经验或许比我的更实用。

小女儿过去一直为写作发愁,因为不知道写什么,这和中学的我(以及那时绝大部分同学)很相似,但是经过三四年的中学学习,现在她的写作水平已有了巨大的进步,比同年龄的我强多了,因此她的老师们的教法对大部分人来讲应该是有效的。

我把巴斯女士的看法按照三个维度作了整理,每一个方向又分几个阶段,内容如下:

第一维度是关于练习写作的进阶。巴斯女士讲,没有人天生就是会写作的,都是后天练习出来的,虽然有的人有写作的天分,但是不论什么人,只要练习,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。

练习写作的第一个阶段是随便写,写什么都可以,比如流水账一般的日记,即便里面用词单调,有些语法错误都没有关系,只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好。很多人在开始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,憋了半天写不出几行字。其实写作的第一步就是把要讲的话讲出来即可。

当然这样的流水账只是小学的水平。写作的第二阶段是要突出一个中心思想,凡是和中心思想相关的内容都保留,无关的删除。当然,作文不是简单地罗列,因此在这个阶段写的文章要有基本的逻辑,基本的结构。能够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,就是一个合格的中学作文了。

接下来第三个阶段是高中作文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写作文就需要在结构和细节诸多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了。

在结构方面,要有合理的结构,而且还需要通过某些写作手法吸引人,比如倒叙和存疑。在细节方面,要注意逻辑的自洽,一篇文章,没有正确与不正确的结论之分,只有好的和坏的,合理不合理之别。任何结论都应该是从证据出发推理的自然结果。

当然,更重要的一条是,结论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想法。在使用事例作例证时,第二个例子和第一个例子一定不要重复,而应该是从另一个视角证实自己的想法。

很多人写作文,写了一堆车轱辘话,这是浪费篇幅,又起不到效果。至于词句的精彩,那是相对次要的。能够做到上面这些,基本上就是合格的高中作文了。

我回顾自己过去练习写作的经验教训,有这样三点可以提醒大家注意。

其一,突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,所谓中心思想只有一个,不是两个、三个,这一点常常被中学生忽略,那些作文看上去让人觉得不知所云。

其二,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搜寻漂亮的辞藻上,那是阅读多了,写作多了的自然结果,过分注重辞藻会忽视作文的结构。

其三,很多人写东西是虎头蛇尾,前面过于冗长,后面时间不够了,或者篇幅太长了,就匆匆结尾,因此,最好一开始就把结构设计好。

第二维度是关于写作和阅读的关系。学习写作自然免不了要阅读和学习别人写的东西,具体到中学生和高中生,就是阅读和分析教科书和参考书上的读物,就里面一些内容和观点写评论。

这里顺带说一句,美国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阅读量是很大的,比如高一第一学期,要阅读整本《奥德赛》,还要读很多中篇小说。中国的高中课本虽然也选了很好的阅读内容,但是很少讲解整部著作。

据女儿讲,他们年级有个别从中国国际学校转来的学生,那些学生在国内的语文课(英语文学)读原著少,读整部著作也少。在美国高中学习原著的目的,是全面了解文学和写作。在初中时,学生们要写的评论文章,主要是围绕情节展开。而到了高中,评论文章则要围绕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展开。

要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,先要充分了解和学习名家的写作手法。在美国高中,阅读名作后写的作文,大致相当于给一本书写序言,或者给报纸写文学评论。

第三维度是关于命题作文的写作。毕竟大部分时候,大家写的东西相当于是命题作文,从高中生的大学申请材料,到日后的研究报告,都是如此。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传达出一个自己的观点。比如写一个课题的研究报告,或者对一件事发表看法,如果抄袭和重复他人的观点,这篇文章就不需要写了。

写命题作文又分两种。第一种是不太限制时间,完全开卷,写作者需要做一些研究,分析清楚课题的本质,找到想要的素材,这时首先体现的是研究能力,然后才是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,把内容讲清。

另一种是限时写作,比如给大家一个小时就一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,这就需要事先有一些素材的积累了,很多人写这种限时命题作文,因为缺乏素材,因此车轱辘话来回讲。这种情况下,写作的水平其实和其它的知识积累密切相关。我把它用中国话概括一下,就是“工夫在诗外”。

上面这些方法,其实不仅代表巴斯女士一个人的看法,而且是典型的美国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。虽然英文和中文差距很大,但是写作的技巧是相通的。

在接下来的家长会中,同历史老师和物理老师的会议对我也比较有启发。其中历史老师介绍了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,即看三遍书。当然,如果老师要求学生看三遍书,正处在十几岁逆反年龄的学生是不会听的,他说服学生的方法倒很值得推荐。

他一上来先这样问我的孩子,“你记得上周五晚上吃了什么吗?”当时是周一,过去了三天。我的孩子于是努力回想,说周五晚上我们去饭馆吃的饭,有蔬菜、肉……老师接下来问,“是什么肉?”孩子说有猪肉,老师进一步追问,“菜名叫什么?”孩子完全忘记了,事实上那天吃的还有鸭子和其它菜,孩子完全没有想起来。

于是老师说,“你三天前吃的东西已经记不住了,这是因为人的短期记忆维持的时间很短。你考试前看一遍书,能记住60%就算合格了,如果你想记得85%,就需要看两遍书,如果想记得更多,就需要看三遍书。当然,你看三遍书的时间不会乘以三”。

老师这样讲是为了避免把孩子吓着,他接着说,“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用笔做标记,不要标记那些你已经知道的内容,标记那些你还不知道的。第二遍只要关注做标记后的内容就可以了。第三遍就更快了,一次考试的内容(大约是一个月讲的内容)只要半小时就够了。第三遍看完时合上书,大致的内容就会在脑子里浮现。这时短期记忆就成了你的长期记忆”。

历史老师讲的这种学习方法,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,他引导学生的方式,倒是值得很多家长学习。对孩子,对下属有耐心这个道理大家都懂,但是很多人的耐心体现为同一句话反复说,变成了唠叨。耐心其实体现为以对方愿意接受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。

至于物理老师的建议,简单讲就是一条,搞清楚物理和数学应用题的区别。物理强调的是概念,数学强调的是演算。

很多学生学物理,觉得里面的计算很简单,但是自己就是没做对,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把物理当数学来学,没有体会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,概念错了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总的来讲,那些老师的话对我还是很有启发的。

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。各种学习,首先要争取找到有经验的人,学会系统的方法。好的老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在于,前者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,而后者只是传授内容。虽然大部分读者已经过了读高中的年龄,但是那些学习方法还是有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