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封信:冬至、夏至和滞后效应

冬至快到了,我们今天就从冬至和夏至出发,谈谈滞后效应。

我们知道每年太阳照射时间最短,照射强度最低的时间是在冬至,而照射时间最长,强度最高的时间是在夏至。但是一年温度最低或者温度最高的时间却要滞后一个多月,原因是即使过了冬至,每天接受的太阳热量和散掉的热量相比依然是入不敷出,因此温度还会下降,直到吸收和耗散达到平衡,并且前者继续增加超过后者。对于夏至,情况也是如此。

进一步推而广之,这样一种趋势,要改变原先的状态,通常不能立竿见影,其效果总是滞后的,这就是滞后效应。我们昨天讲的J曲线,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滞后效应在政治经济中的表现。

明白了滞后效应,就不难理解耐心和我所说的慢三拍的重要性。有些人做事不成,不是因为最初的想法不对,而是忽视了滞后效应,在还没有看到效果时就匆忙改变了策略。

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。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傅讲,我们现在该往左边走,这样走了几周,没看到效果,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怀疑,这样行吗?我们是否走错了路?如果这样的怀疑看法占到了上风,放弃了原来设定的方向,最后可能失败在离胜利只差一步之遥的地方。

所谓的经验,不是简单地将上一次成功的过程复制一遍,而是知道在暂时看不到前途时知道是该坚持,还是退回来。

有些时候,我们不知道要往前走多远才能看到曙光,对此我的办法就是慢三拍。决定方向时不妨慢一点,而一旦决定,更改之前,更要慢。人越是年轻,越容易纠结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努力,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讲,坚持一个方向足够长的时间都会有效果。

比如很多人问我是该出国发展,还是寻找国内的机会。其实总的来讲,年轻人处于上升期,无论在哪里,只要安下心来努力足够长的时间,都能够发展得不错。就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变来变去。这是今天的第一点。

接下来,如果我们考虑到滞后效应,凡事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评估结果,我们就更清楚其实人一辈子能够做的事情有限。如果我们每三个月就改变一次,我们一辈子可以作很多的改变,但遗憾的是,由于滞后效应,可能一个决定要三年后才能看到结果,一辈子能做的事情就少了很多。

我们知道,股市上的“劳模”都得不到好的回报,他们会频繁更换手中的股票,一年能研究几十种股票。相反,一个专业的投资决策团队,常常是几个月研究一只股票,但是一旦决定购买或者抛售,就会几年不改变。

而巴菲特,则常常是几年只研究一只股票,一旦决定购买,则是一持有就是几十年。并非后者分析的能力比前者差,而是因为考虑到滞后效应,一辈子就不要研究太多种股票了。这是第二点内容。

第三,凡是大的改动,需要一点点来,因为任何改动的初期,可能都会有相反的效果,如果改动太大,在短期产生的反作用会无法承受,就等不到J曲线向上走的那一天了。

有经验的体育教练,在纠正运动员的动作时,都是一次只纠正一点点,因为一旦纠正多了,就不会打球了,练体操的就会动作失误。

达斯汀∙约翰逊是当今世界排名最高的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之一,他在纠正一个很小的击球动作时,花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,在这四个月中,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低谷,直到四个月后,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,但是那个小的动作一旦被纠正,他随后的成绩就提高了一大截。如果他一次把所有的小毛病都改正了,可能成绩会差到失去参加顶级比赛的机会,那么他的职业生涯也就断送了。

我在《硅谷来信》介绍过保守主义。为什么我推崇保守主义渐进的改良方式呢?就是因为任何方向的改变在一开始都会有很大的下行的不确定性。比如我们常常讲免税可以刺激经济发展,从长远来讲能够获得更高的税收,但是幅度太大的免税会使得政府一下子入不敷出,然后不得不推高债务,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。

我们知道平时不做运动的人体重会超重,身体会出现很多毛病,但是如果试图一下子改变,运动过猛可能反而会伤害身体。这不是说参加运动这个努力方向错了,只是一开始它有下行的副作用,如果副作用大了,可能对身体的伤害比不运动更大。

我的一位过去的同事一年减少了60斤体重,我一年后再次见到他时几乎认不出他来了。我问他是如何做到的。他说,首先要降低一些体重,否则运动要受伤,然后做一些慢但消耗体力大的运动,比如走椭圆机。

这时看不出体重的进一步下降,因为肌肉增加了,抵消了脂肪减少带来的体重减轻。不过有了些肌肉能够支撑体重后,就开始做更强的运动,然后随着体能的增加,运动量逐渐加大,这时运动减肥的效果才能体现。听完他的经验,我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减肥失败,简单地讲就是不系统,不渐进,指望一步到位。

滞后效应对广告效果的影响,也是传播学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。Google的广告系统有两种,一种是点击结果后直接转换为购买(或者其他消费),这样的广告被称为是即时效应的广告,比如电商的广告便是如此,只要一定数量的广告费一投入,马上立竿见影。

但是这种广告的累积效果比较差,因为只要竞争对手做同样的广告,就把流量引走了。因此,做长久生意的企业还需要做另一种广告,就是品牌展示广告。

这种广告有一种滞后效应,一定数量的广告费投入后,一段时间内几乎看不到效果,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告投资就完全没有效果,因为广告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,顾客从接受广告信息到作出购买商品决定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周,甚至几个月。

当他们对品牌产生了认知、记忆、兴趣后,才会在心理上产生购买欲望。当然,这个习惯一旦形成,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忠诚度。因此,Google通常建议广告商合理地分配这两种广告的预算。

世界知名的品牌,特别是日用消费品的品牌,比如可口可乐、宝洁、雅诗兰黛,都懂得合理使用广告的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,并且最终产生累积效应。通常它们会通过塑造品牌的方式让大家不断获得对品牌的认可,然后通过促销的形式达成交易。

著名广告大师奥格威认为,“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。它是品牌的属性、名称、包装、历史、声誉、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。每一则广告都应看成是对整个品牌的长线投资”。这就是强调品牌广告的滞后效应。如果你看一下品牌广告投入和收益的曲线,它就是典型的J字形。

今天的内容是用滞后效应对J曲线进一步诠释,也从几个角度让大家体会滞后效应。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,我们在工作中或许能多一份耐性,多一分收获。